题外话:心理障碍理性初探 二维码
学管理的,涉足心理学,似乎有点不沾边。只觉得,深感急切。心理障碍是当前社会的一大焦点,其之所以成为焦点,只因病理尚不清晰,疗愈手段单一,效果欠佳。再者,心理障碍从本质上讲,不单单是医学问题。所以,本文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心理障碍的病理及其疗愈方式进行剖析。文章观点,与诸位平日所知所学,或有不一致的地方,亦或大相径庭,甚至会被认为一种谬论。无论如何,学术领域讲究的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特别是心理学,有诸多问题仍是未知,难以定论。所以,我的一家之言,大家就姑且听之。同时,希望借此给相关学者、医生和家长提供一点心理治疗的线索素材,及早帮助心理问题患者摆脱心魔。 一点启示 开篇之前,先讲我个人经历的一些小事。2023年之前的七八年里,我的身体稍一出汗,如果不及时换衣服就容易头痛。以前,每次头痛,我都用掐痧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就是让家人在肩膀上掐捏出几个黑色大血泡,头痛立马缓解,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后来发现,掐痧的次数越频繁,头痛次数也越频繁。为此,我去过几家大医院检查,什么仪器都用上,只差解剖观察了,就是查不出任何毛病。实在没有办法,我只有找中医。大家都知道,西医能治病,中医也能治病,但两种医学理论截然不同。西医的理论角度,是把人当成一台机器来看待,机器有问题,肯定是哪个零件坏了,或是哪根管子堵了,或者是哪根电路烧了,及时进行维修。中医的理论角度就不一样,中医是把人当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来看待,认为人生病,肯定是阴阳调和失衡,而后通过相生相克理论进行下药治疗。比如,中医有肝火旺一说,肝火旺那就下药降火。但西医认为是肝功能异常,需要对症治疗。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从思想上,我更加信服西医理论,因为很直观。但是,2023年因为头痛得实在太频繁,近乎一个星期就要痛一次。实在没办法,权当活马当死马医,只要医不死,就往死里医。所以,在我决定去安顺市中医院看病之前,也找人问了,看看哪个医生擅长医头痛,别人就给我介绍了本地中医院王医生。去之后,王医生一通望闻问切,便给出“内卫不固,风寒入络”的诊断结论。后来连续吃了两周的中药,头痛问题彻底根治。因为我母亲也有头痛的毛病,我也带她去看了,也医好了,她的症状和我类似,病根却是肝火过旺。 再一个事,平时我们的皮肤都会因为细菌感染长小脓包,挤一下就好。2024年初,我大女儿腿上长一个小脓包,当时我以为只是一点细菌感染,就帮她挤了一下。几天后孩子说脚上皮肤疼。掀开裤脚一看,我挤掉的那个小脓包虽然不见,但周围一大片红色,而且中间有溃烂迹象。这种情况,大家可能认为是感染了,我也认为是感染了,不是细菌感染就是病毒感染。我赶紧带她去小门诊开药,医生说是毒疮,抹点药就好。但抹药两天后,丝毫不见好转。我又带她到市人民医院,医生说是一点细菌感染,也开了药,但抹药两天还是不见好转。后来有人告诉我有个小门诊的医生治疗皮肤病比较好,我又带她去看,医生说是疱疹。也打了针吃了药,而且针水是粉红色,带有激素。刚开始打针时,确实有好转,但过几天又复发,后来连续打针三天,还是不见好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带她去本地的一私人中医医院,我把所有用过的药和打过的针水全部讲给医生听,最后医生判断是内火过旺,并开了18块钱的中药,最后是药没吃完,皮肤就全好了。小女儿的这次皮肤问题,找了4名医生,诊断结果都不同,让我深感医学的奥妙。 我这里不是吹嘘中医、否定西医。因为再厉害的中医,也有药不对症的情况,就像我有胃酸反流问题,也吃了两个中医的中药,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大女儿后来有一次出现鼻疮,喝中药没治好,后来还是打针治好。 我举西医和中医的生活例子,是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在我们心理学领域,当有些问题困扰我们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前段时间,接触到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在大学临近毕业时突然发病,并且出现被害妄想症和幻觉,感觉随时被人监视。家人将其从学校接回时,人完全处于精神错乱状态,而且带有攻击性。去医院都是五花大绑喂药,人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住院一周后回到家,情况还是不容乐观:虽然人较为清醒,但神志还是有点异常,幻觉、被害妄想症、感觉被人监视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无论是嗅觉还是听觉,都极度敏感。其父与我熟识,后来我去他家坐了一会,和孩子聊了大概两个小时,他的部分幻觉开始逐渐消失。大概一周后,他跑来找我聊天,聊了一早上,他的被害妄想症和被监视妄想症也逐渐消失。大概又过一周,我去找孩子聊天,那晚聊得有点长,差不多三小时左右。才过两天,孩子自己就主动联系他的同学,强烈要求出去打工。只因家人不放心,才没让去。 心病的辩证推理 有同志可能很想知道我和他聊了些什么。其实也没有聊什么,扯闲篇而已。 大家都知道,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问题,是心理障碍领域的三个主要问题,而精神分裂问题是相当麻烦的一个。对这三个主要问题的病根,目前心理医学领域没有一个专家或者医生敢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所有的专家学者和医生都普遍认为,无论是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问题,都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受到的打击、刺激有关,甚至个别与遗传有关。同时,很多专家也发现,心理障碍患者大脑的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异于常人,且部分心理障碍患者大脑的额叶、海马体等部位也出现异常,有的甚至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就是找不到病根。 可以说,在我们心理医学领域,大家都知道心理障碍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打击、刺激有关,但又找不出问题的病根,这是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 其实,我们解决问题,首先是一定要学会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确切点说,就是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来观察问题。一提到唯物辩证法,估计很多同志都有为难情绪,感觉其浩如烟海,难以掌握。的确,唯物辩证法确实浩如烟海,但说简单点,也就是高中学习的那点哲学常识。现在,心理医学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总是想方设法从生理的角度,也就是从神经网络、神经递质或者大脑器质的病变来找出心理障碍的病根,结果只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问道于盲。因为心理障碍是意识领域问题,它的病根是在意识上,而不是在生理上。虽然药物可以缓解心理障碍病情,但其只是强制性地调节一下神经递质来稳定情绪,药物本身没有治疗心理障碍的功能。 因此,研究心理学,特别是研究心理障碍,我们一定要换个角度。我们中国自古就讲“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家也别简单地把心病当作“相思病”“患得患失”等问题来理解,我们古人没那么肤浅。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人还是有点迷信的,但再怎么迷信,古人为什么不说“心病还须神仙医”或者说“心病还须妖魔鬼怪医”。最重要的,我们古人从来不提“心病还需药石医”。“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话是我们古人通过反反复复的实践经验才总结出来。就像我们汉字一样,每一个汉字的笔画,都是我们古人通过对事物不断的观察思考才一笔一画勾勒出来的。 问题来了,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心药,它的配方是什么?要搞清楚心药的配方,就要搞清楚心病的本质是什么;要搞清楚心病的本质是什么,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心? 当然了,要问大家什么是心,估计大家会云里雾里。但若把心换个概念,就比较直观了。换成什么概念呢?心,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是什么呢?就是人的灵魂。把心替换成灵魂,理解起来就比较形象了。当然,我们说的这个灵魂不是迷信里的那个灵魂。 人有心病,就是人的灵魂出现了问题。人的灵魂为什么会出问题呢?要搞清楚一个人的灵魂为什么会出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回答清楚一个问题:人的灵魂核心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讲,事物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由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哲学上讲,虽然人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但其作为一个事物,依然要遵循矛盾规律。我们问人的灵魂核心是什么,其实就是问构成灵魂这个矛盾事物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单纯从正面来探究回答人的灵魂核心是什么,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探讨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什么角度呢?就是从“一个人要终结他的灵魂”这个角度。一个人要终结他的灵魂,就是有人要轻生、要自杀。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按理说不该拿来讨论,但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讨论。 问题来了,从心理活动的角度看,有的人为什么想轻生呢?这里说的轻生,是说主动的轻生,而不是外力作用导致的被迫轻生。比如电视剧《狂飙》里,蒋天的老婆孩子被高启强绑架,为了保护家人不被伤害,蒋天被逼跳楼。虽然其行为是主动的,但动机是被动的。被动的轻生,我们不讨论。只讨论主动轻生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主动轻生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为什么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对人生已经无能为力。这是他们主动选择轻生最直接的思想表现,包括那些因为失恋而选择轻生的人也是一样。这种思想表现的本质就是完全丧失人生自信心。 完全丧失人生自信心,就是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撑起他们的人生,认为自己对生活已经无能为力。用我们心理学上的术语讲,就叫自我否定。在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中,自我否定的踪迹几乎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一个共性问题。 当一个人彻底倒向自我否定时,就会走极端而终结生命、终结灵魂。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很清楚一个人的灵魂核心是什么。一个人的灵魂核心是自我肯定,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心。人活着就是活一个自信心,有自信心才会活着。 刚才说了,矛盾是由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的,构成灵魂这个矛盾事物的主要方面就是自我肯定,次要方面就是自我否定。像小学三年级课文《陶罐与铁罐》,讲的就是我们要学会看自己的短处和缺点,而我们共产党是直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纳入组织生活中,这也是自我否定。 所以,灵魂这个矛盾事物,它是由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构成。对我们心智健康的人来说,自我肯定占据主导地位,是灵魂这个事物的核心;自我否定居于次要地位,是灵魂的重要补充,因为人太自我膨胀是要出问题的。 用灵魂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地位问题来分析理解我们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大家的思路就会清晰一点。 比如,我们平时都很自信,觉得自己很聪明,但突然有一天,我们被骗子骗走几万块钱且骗子已经找不到,损失无法挽回。这个时候,我们在恨骗子的时候,也会恨自己怎么那么幼稚、那么笨。有时甚至会自己扇自己耳光,自己恨自己怎么那么没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情绪纠缠。什么情绪和什么情绪的纠缠呢?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情绪纠缠,一边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人,一边又觉得自己太没用,这两种情绪一直纠缠着,会把人搞得相当痛苦。在被骗子骗后的一段时间里,人还会时不时地想起这个事,把人搞得很痛苦。为了化解这种痛苦,我们总会在内心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说服自己还是很聪明的。有时我们感觉太痛苦太难受的时候,我们还会主动向朋友倾诉,以此得到朋友的宽慰而缓解痛苦。 遇到这种情绪纠缠,人一般都能够自愈,因为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往往又能及时转移人的注意力。当时间一长,大多数人也就看开了,也会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认为是吃一堑长一智,坏事变好事,让自己更加成熟。或者就想,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觉得很多人都有被骗的经历,又不是自己一个,没什么大不了。慢慢的这种情绪纠缠就会得到化解。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遭遇情绪纠缠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被父母责备了,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欺负了,被领导训斥了,被朋友嘲笑了,被同事排挤了,或者事业失败了,或者期望落空了,都会引起情绪纠缠。情绪纠缠会把人搞得很痛苦,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的话,有可能就会演化出一些情绪障碍,比如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应激障碍、紧张障碍、睡眠障碍,甚至出现一些躯体化形式障碍,比如一些孩子一走到学校门口就喊肚子疼,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少年,只要走出村,一到某个特定的位置就会立马晕厥。当然,有些情绪障碍如果还是不能及时化解,很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像我,我就留得有一点紧张后遗症和强迫后遗症,偶尔还出现锁道门都要反复检查几次的情况。这是以前什么时候什么问题留下的后遗症,我也不清楚。这很正常,心境完全健康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这违背唯物辩证法原则: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事物。就像前苏联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清洗,还不是斯大林老觉得有人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老感觉有人想颠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权,老感觉有人对自己不忠诚,老感觉有人想把自己赶下台,这是典型的妄想情绪障碍。这种妄想情绪障碍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因为妄想情绪障碍对我们老百姓来讲,就是喜欢瞎猜瞎想,或者很多疑,这对我们生活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对领导人来说就不一样了,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有时上面掉下一滴水,下面都会出现蝴蝶效应般的惊涛骇浪。 所以,人出现情绪纠缠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有时留下一点后遗症也很正常。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这种情绪纠缠长期得不到化解而成为一种心理阴影,也就是一种负面的自我心理暗示,这就很麻烦。就像我们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常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一旦爬不起来就会出现心理阴影。比如有人做生意失败后,从此就再也不敢去做生意而老老实实找班上。再比如,我们一件事做不好,就容易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做这件事,以后遇到这类事情就会直接绕开。就比如,我写字很丑,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自己在写字方面是怎么都写不好的,就算让我天天练字帖也练不好,因为我感觉自己已经固化成型。这就是我目前心里面存在的一种负面心理暗示,此时此刻我也知道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但我消除不了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为什么我消除不了?因为只有“物质决定意识”的说法,没有“意识决定意识”的说法,如果我想消除就能消除,那就变成了“意识决定意识”,可能吗?所以,就算现在这分钟我很清楚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但我也是拿着它一点办法都没有,除非我能亲眼看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能把字练好,或者哪位同志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这个问题帮我论证清楚,我才有可能消除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否则,我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产物,我同样要受物质决定意识法则的束缚。 心理阴影或者说负面的心理暗示,其实就是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否定。刚才我们说,自我肯定在灵魂中居主导地位,自我否定居次要地位。一个人的心理阴影或者负面心理暗示如果积累得越来越多,自我否定在人灵魂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强,自我肯定的意识在此消彼长中就会越来越弱。当人自我肯定的意识弱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一次小小的打击、挫折,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情绪纠缠。比如,以前被父母责备了一下,可能只会生气一会,难过一会。但是,当自我肯定的意识弱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此时,被父母责备一下,就会想得很多很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太敏感,从而引发非常强烈的情绪纠缠。就像夫妻两个一样,谈恋爱的时候没发现对方多少毛病,所以能包容对方。但结婚以后,日子越往后过,发现对方毛病越多,心里面就越来越不能容忍。到后面,可能就因为吃饭没收碗,或者衣服乱丢沙发上就会大发雷霆,感觉就像借题发挥一样。随着大发雷霆的事情越来越多,到后面,可能就因为一件很小的生活琐事,两个人可能就会大打出手,甚至跑去扯离婚证。 因为这种异常强烈的情绪纠缠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平时面对同一件事时的那种情绪纠缠程度,已经出现了质变。所以,我将这种异常激烈的情绪纠缠称之为思想纠缠。思想纠缠,就是毫无理由地否定自己,就像有些夫妻过日子过到后面,就会出现一看到对方就会莫名地来气一样。人一旦出现思想纠缠,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障碍。 这里特别要讲清一点,人出现心理障碍,不是单纯遭遇一次打击事件所造成。像前面说的,之前已经积蓄了太多的心理阴影或者负面心理暗示,自我否定的意识已经积累得太多。最后造成心理障碍的那件打击事件,可能就只是朋友的一句玩笑话,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家千万别简单认为是最后这根稻草把骆驼压死的,而是它前面已经压了太多的稻草。我们研究心理学,有些同志总是单纯地以为出现心理障碍,肯定是因为遭受某一件严重打击事件所造成。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大家一定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事物的质变不会是突然之间完成的,事物在质变之前,都会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这里特别说明一点,我说的这个量变引发质变的心理障碍,主要指抑郁、双相和精神分裂这三个问题。平时我们所见到的情绪障碍,只是单一打击事件所造成。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关系,就类似感冒和癌症的关系。 所以,心理障碍的病根,都是一系列的自我否定事件持续积累引发的思想纠缠。大家记住,是一系列的自我否定事件的持续积累,而不是单一的自我否定事件。这种思想纠缠一般会演化出三个结果:抑郁、双相和精神分裂。这三种心理障碍的演化有点复杂,而且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这里就不讲了。 总之,心理障碍的一个共同病理,就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出现了纠缠。就像两个神仙打架一样,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帮忙,或者去拉偏架。帮谁拉谁呢?帮自我肯定,拉自我否定。通过参与帮忙或拉偏架,来帮助心理障碍患者重拾人生自信心,重塑自我价值,这就是我们要给心理障碍患者开的心药。 心药的正方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许多心理医生,只开得了药房的药,而开不了心房的药。药房的药能调节神经递质来稳定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小孩发高烧一样,必须先吃退烧药。但你光吃退烧药,能除掉病根吗?理论上,发高烧的孩子天天吃退烧药,随着身体免疫力一天天的提升,总有一天会彻底康复。理论上讲,心理障碍患者也可以通过吃药来稳定情绪,在情绪稳定期间,可以通过重新梳理人生观、价值观来慢慢重建人生自信心、重塑自我价值,最终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但是,我们一个正常人,有时都很难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梳理清楚,有时因为一个事情我们都要生气两三天,你让一个心理障碍患者怎么去重新梳理他们的思想?怎么去重新梳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导致许多心里障碍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虽说已经治愈,但所谓治愈,只是达不到病情诊断标准,并没有说病根已经拔除。也正因为病根没有拔除,所以许多患者第一次治愈之后还会出现复发,而有些即使不会复发的患者,由于病根没有拔除,所以他们的内心是很煎熬的,意志是很脆弱的,严重影响了生命的质量。因此,化解心病的病根,还得用心药。 当然了,这个心药也不是你鼓励一下他,安慰一下他,让他不要想太多,不要钻牛角尖就完事,更不是劝他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就完事。人是有思想的,心理障碍患者也是有思想的,你让他别想太多,他就不想太多,可能吗?一旦患者觉得你说的话像哄小孩一样,或者你的劝说苍白无力,他理都不理你。大家一定要相信,心理障碍患者,特别是心智已经较为成熟的心理障碍患者,他们在出现思想纠缠之前,实际上是他们已经拼尽全力进行自我救赎了,只要是他们知道的道理,只要是能够重拾自信心的道理,只要是能够促进他们积极乐观的道理,他们已经是来来回回想了上百遍,他们已经左思右想很多次,他们已经用尽一切力量、想方设法来把自己从自我否定的痛苦深渊中拉回来,他们真的是已经拼尽全力,只是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做到。所以,我们给他们开心药,不是你随随便便安慰几句、开导几句、鼓励几句就完事的。有时他们的思维甚至比你还敏捷,有时你好心好意开导他、安慰他、鼓励他,他几句话怼回来,还会把你怼得一肚子的气,让你觉得他们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再一个,我们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大家可能都知道,心理障碍患者有个问题,就是情绪稳定的时候,你和他聊天讲话,只要不涉及很敏感的话题,你不会感觉他们有什么异常,他也会积极与你互动,有时你甚至觉得你讲的道理他是赞同的,感觉他是听得进去的,但实际上呢,他是左耳进右耳出,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为什么他听不进去呢?我们很多搞心理学的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思想已经自我封闭了,所以听不进去。其实,我们将心比心想一想,别人给我们讲道理,我们又能听得进去吗?十有八九也是听不进去,因为别人给我们讲的道理,我们也是反反复复思考过,而且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证明这些道理站不住脚,所以我们才听不进去。想通过讲道理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那就是“意识决定意识”,这是违背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的,是不可能有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个观念:世界上没有一只耳朵能被一张嘴巴说服。 所以,给心理障碍患者开心药,看似很简单,谁都能开。但是,看似越简单的事情,往往越复杂;看似谁都能做的事,往往很多人都做不好。当然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只要把握住规律,事情也就没那么复杂。 问题来了,这个心药的药方到底要怎么开呢?下面我就聊聊我的一点体会和想法,供大家参考借鉴一下。 我第一次去那名精神分裂的孩子家时,孩子刚刚出院回来没几天,因为吃着药,所以情绪也算稳定。当时我去他家后,我没有主动找孩子聊,就只是和他爸爸聊,聊着聊着,孩子就开始插嘴进来。因为人人都有“真理只在我手”的自恋情结,所以,在聊天过程中,聊着聊着,我就逮着孩子的一个想法,就开始夸赞他。比如,我说:“你的这个思想认识很有高度,我都没有想到,在现代年轻人中,怕是能有你这种思想高度的年轻人没有几个”,然后还举了许多这种想法在现实中的表现例子,做到了夸赞这个孩子时有依有据。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大家要记住,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共有的自然天性。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讲的就是这个自然天性。所以,我夸赞这个孩子,也是利用了这种自然天性,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被我吸引过来,跟着我的思路跑。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沟通从赞美开始”。当然了,这种赞美必须有事实依据、有事实佐证才行,就像写文章一样,你提出一个观点,那就必须用大量的事实来佐证才行。你要把夸赞对象夸得心服口服才行。如果你讲来讲去就是在重复“你太棒了”“你太厉害了”,换作谁听多了你这种没有根据、苍白无力的夸赞,都会觉得你太假,心理障碍患者更是觉得你是在刻意鼓励他,从而对你进行心理设防。) 孩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其便主动和我聊天。这当中,只要他提到的任何想法或观点,我都先赞同他,有事实、有依据地赞同。然后利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继续和他聊。比如,聊到人的优点和缺点时,我说: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绝对的,因为优点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缺点,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优点。一个人心地善良,和好人相处,这是优点;如果遇到坏人,还在善良,优点就会变成缺点,我还给他举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和生活的一些现象来佐证。再比如,在讲到聪明和愚蠢的问题时,这个问题相当敏感,因为心理障碍患者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自我否定。而且和心理障碍患者聊天,他有个问题,就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思维相当敏感,所以要格外谨慎小心。如果我只是就聪明论聪明,就愚蠢论愚蠢,搞不好就会不小心伤到他。所以我说:世界上没有绝对聪明的人,也没有绝对愚蠢的人。我还拿自己做例子,我说我一直认为自己很聪明,但还是干了很多蠢事,并一一列举自己干过的蠢事。当然,我的事情还不足以撬动他。所以我就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做例子,我说毛主席很伟大,但他也不是绝对聪明的人,在指挥打仗方面,毛主席是聪明得不得了,谁都没法和他比;但在搞国内建设时,却没那么聪明了,甚至还很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我还举诸葛亮斩马谡的例子,说诸葛亮在我们印象中是聪明的化身,是聪明绝顶的人,但他在写完千古流传的《出师表》后,就极其愚蠢地提拔马谡为前锋将军领兵北伐,结果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一个晚上我们聊了很多,我也不是要刻意地要聊什么,都是随性而起,没有重点,都是聊到哪算哪,随便聊,而且只聊事情,不聊道理。但每个话题我都是和孩子辩证地聊,而且都是用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子和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来佐证。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我不会和孩子争论任何问题,孩子一拳打过来,我不会和他硬刚,不会和他争论或者去反对他,而是先接住他的拳头,顺着他的力道走,再把他的力量轻轻一引,就引到另外一个方向,让他换个角度有事实、有依据地看问题。 那晚上,除了辩证地和孩子聊天外,我还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传导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比如,那晚上,孩子还讲了个问题,就是他出院回家后,因为他老觉得头上有个光环,他的叔叔就劈头盖脸地骂他练xie教,孩子非常委屈,也非常生气。这个问题我也是和他辩证地聊,我说你的叔叔为什么会错误地以为你练邪教?因为他看问题时所站的角度不对,从而得出肤浅的结论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所以,你叔叔的这个例子,也启发了我们,看问题不只有一个角度,有时你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你以为你看准了问题。但你换个角度看问题时,你就会发现问题原来不是这么回事。我还举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作为例子给他讲,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传导一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那晚上,孩子好几次一直捂着胸口,说心跳得特别厉害,还很激动地和我握手,那晚上他至少和我握了二三十次手。为什么会心跳得厉害,为什么会非常激动?很简单的,就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当我们内心的一些长期困扰突然得到解答时,而且这种解答往往只需要轻轻换个角度时,我们都会表现得相当激动。聊到最后,孩子非常激动地说,一直盘在头顶的光环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感觉全身非常轻松,感觉整个人得到了释放。 那晚上,我在和他辩证聊天的同时,也是一直不失时机地有理有据地夸奖他、赞美他。为什么我要不断地夸赞他。可能有的同志知道,中医在治疗一些疑难重症时,中药的药方一般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药引,一部分叫方药。方药就是治病的药,是主药。药引,就是把主药送到我们人体的“快递员”,也是放大主药药效的催化剂。我们所说的心药,也需要一副药引,这副药引就是夸赞。少了这副夸赞的药引,主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我们平时聊天时,别人越是夸赞我们,越表示赞同我们,我们越是聊得起劲,而且越是对别人有好感,越是对别人有信任感,越容易去接受别人的观点。 有的同志这时会想,既然夸赞是心药的药引,那心药的主药是什么呢? 那晚上,我和那孩子聊到最后的时候,我夸赞这孩子以后肯定会大有作为的,会实现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这孩子当时就有点谦虚了,笑着说自己就只是一条蛇,而不是一条龙。我说蛇也很好,蛇插上翅膀那就变成飞龙在天。我还给他说了翅膀是什么,翅膀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我还介绍他买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来看看,孩子当场就在淘宝上下单了。我为什么要建议孩子买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因为传导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就是治疗心理障碍心药的主药。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也常说“神助自助者”。我有一种观点,估计很多同志不一定认同,甚至会强烈反对。什么观点呢?就是:心理障碍只能自愈,而不能治愈。许多心理障碍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肯定意识弱化?为什么会长期受心理障碍的折磨?有的甚至在反反复复发作后需要终生服药。归根结底,就是他们缺乏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不会辩证地看问题,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比较片面而钻牛角尖,以致自我肯定的意识难以得到强化,从而导致思想纠缠难以化解,长期的思想纠缠甚至会引发大脑器质的病变而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最终造成精神残疾。 我们都清楚,人出现心理障碍,起因都是思想钻了牛角尖。虽然我们经常劝说别人想问题不要钻牛角尖,但什么是钻牛角尖?估计很多搞心理学的人也没搞清楚。所谓钻牛角尖,就是看问题的角度比较片面,就像小学课文《画杨桃》一样,你横看,杨桃是个椭圆形;你跑到侧面看,它就是五角星。当一个人打死都坚持认为杨桃长得像五角星,那就叫钻牛角尖。心理障碍患者看问题就是只站在某一角度去看,这个时候你让他不要钻牛角尖他就不钻吗?你要引导他换个角度、换个条件来看问题才行。就像我们看别人的生活,感觉别人的生活总是那么绚丽多彩、风光无限,有豪车、有豪宅,要职务有职务,要地位有地位,要金钱有金钱,总觉得别人过得很幸福,总感觉别人的那份幸福应该属于自己。所以非常羡慕别人,一羡慕就会把自己搞得很痛苦、很迷茫、很郁闷。实际上,我们看别人就像看孔雀开屏一样,你从前面看,看到的是美轮美奂、绚丽无比,看到的都是美好;但换个角度,你跑到孔雀屁股后面看看它开屏,你就会发现美轮美奂、绚丽无比的背后都是粘屎带尿的不堪。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面一样。别人的生活有多少让你羡慕的一面,背后就会有多少让你难以接受的一面。看清楚羡慕的背后是什么,你就会很自然地放下对别人的羡慕,放下羡慕,痛苦和迷茫瞬间就会化为乌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所以,传导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就是治疗心理障碍心药的主药。学会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他们就会辩证地看待人生遇到的问题,就会辩证地梳理思想上的困扰,这是根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障碍和增强心理免疫力的根本方法。 心药的偏方 以夸赞为药引,以传导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为主药的心药,是我们治疗心理障碍的正方。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中医的药方,既有正方,也有偏方。治疗心理障碍,也有个偏方,而且效果非常好。 那晚上,我和孩子聊天过程中,他就跑到我耳边悄悄说他患上了抑郁症。因为心理障碍有些药物是通用的,孩子可能是看了药物说明书后误以为自己是得了抑郁症。因为他学的专业是音乐,心理学是他的知识盲区,所有我就开始忽悠他。我说抑郁症是会出现情绪传染的,我和你聊了半天我也没有被传染,你得的根本不是什么抑郁症,你的问题只是成长的挫折、青春的烦恼,就像你爸爸和我们年轻的时候,有时谈恋爱分手时,也会情绪崩溃,想死的心都有。我说人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风浪和挫折,只是你这次遇到的风浪比任何人都大,一个大浪打过来,把你情绪都打崩溃了,换作谁都受不了。孩子很激动,说自己那几天真的情绪崩溃,崩溃到走路都需要人扶。我话锋一转,让孩子背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段耳熟能详的文章,然后我说你这次遭遇的巨大人生挫折,在别人看来好像是一种悲剧,但实际上是上天对你的垂青和垂爱,是对你以后做大事的一次人生考验。说得孩子心花怒放,还很激动地反反复复背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段话好几遍。最后我说,从医院开回来的那些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那些药只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你又没有什么病,你遇到的问题只是成长的挫折和青春的烦恼而已。 果然,第二天,他妈妈让他吃药,他就破口骂了,说自己又没什么病,为什么要让他吃药,他不吃。后来他父亲找我说,孩子不吃药了,怎么办?我说那是好事啊,孩子觉得自己没病那是好事啊,你非得让孩子觉得自己有病才行吗?孩子说自己没病那说明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从此孩子就停药没有吃了。也是因为没有吃药,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也出现了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为此,孩子的父母就去找先生来给孩子做法驱魔,找了这个不行,就找另外一个;找另外一个不行,那就重新再找一个,先后找了3个。在我们农村,但凡出现心理障碍,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邪,撞见不干净的东西,也就是被鬼神纠缠,所以都会找先生来做法驱魔。在孩子父母到处找先生来做法驱魔的过程中,我什么都没说,因为我很支持他们这样做,我巴不得他们能多找几个,越多越好。大家可能认为,这是迷信,我不应该支持。我为什么要支持?因为我见过,有些先生的做法驱魔确实有效,我老丈人家那边就出现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先生三天三夜的敲锣打鼓、驱魔做法,最后人好了。包括在这个孩子身上也有效,他妈妈后来给我说,孩子有几天晚上睡不着觉,精神恍惚,所以就去找第三个先生做了一些法事,回来后孩子就睡安稳了,精神好了很多。 大家可能会感觉很奇怪,明明是迷信的东西,为什么会有效果呢?的确,什么中邪、撞鬼,被不干净的东西纠缠,那纯属子虚乌有。先生做法驱魔之所以有效,那刚好也是我们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暗示。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在信鬼神方面有点奇怪:大白天,我们不信鬼神;半夜三更,我们还是有点心虚;走在喧嚣的城市里,我们不信鬼神;走在荒郊野外的坟地里,你会感觉后背冒凉风,感觉有东西跟着你;人多的时候,我们不信鬼神;但一个人坐在家里看鬼片,会看得你寒毛直竖,气都喘不上来。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是完全的无神论者。人是自然的产物,天生就有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当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的时候,我们就会对神秘力量存有疑虑,就是对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存有疑虑。因为不是所有自然现象都能解释清楚,所以,即使是高度崇尚科学的今天,我不敢说是所有人,但我敢说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心灵深处依然对神秘力量还存有那么一点点疑虑。就像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们是不相信什么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的,但当我们生活接二连三出现不顺利的事情时,或者说我们遇到了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就有点想念阿弥陀佛、求菩萨保佑了。 也正因为绝大多数人对神秘力量都还存有一点点疑虑,所以宗教有时能够拯救人的灵魂。这种拯救,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我说的这个孩子,他也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所以他可能也觉得自己是撞鬼中邪了,他会把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到鬼神对自己的纠缠上;所以,当先生来帮他做法驱魔的时候,他就会自我暗示,暗示自己的问题,都是因为被鬼神纠缠了;只要先生把鬼神驱赶走,自己就好了。这个时候,他的理性思维就会被引导到宗教思维上。所谓宗教思维,就是无理由、无条件、无依据地去相信某件事。迷信迷信,就是无理由、无条件、无依据地去相信。包括无理由、无条件、无依据地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自我肯定的意识,让自我否定的意识在此消彼长中被弱化,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大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人开店做生意,生意非常差,这个人可能就会把生意差的责任归咎于自己的无能,从而自我否定,把自己搞得整天闷闷不乐,有点郁闷。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跑来给他说:“你开张的那天不是个好日子,所以才导致你这次做生意的运气很不好。”或者另外一个人跑来对他说:“前段时间,你店里来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命不好的女人,她带着满身晦气到你店里来,破坏了你店里的财气,所以你的生意才不好。”这样一说,那个郁闷的老板有可能一下子就开心起来了,就想:“原来不是我能力有问题,不是我不会做生意,而是出门没看黄历,或者说被人晦气了。”理性思维一下子就被引到宗教思维上,自我否定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弱化。 科学与宗教作为一对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研究过医学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医学最早是开始于巫术。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当一个人生病后,就会找个跳大神的人来跳啊唱啊,那个跳大神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巫医。只是随着人们对疾病和药物知识的不断积累,后来巫和医才分开发展。所谓巫,其实就是宗教。这里大家要区分一下,xie教不是宗教,xie教就是xie教,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大家不要一想到宗教,就觉得宗教是有害的,毫无益处的。皈依宗教的人,有很多都是游走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他们为了能从痛苦中得到救赎而选择皈依宗教;皈依宗教后,他们往往能从宗教的前世和今生的因果理论中摆脱思想纠缠带来的巨大痛苦。比如,有的人就会想:“自己这辈子生活老是不顺利,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上辈子欠人钱没还导致的因果报应,这辈子只要好好积德行善,或者只要多敬敬菩萨,就能化解这种因果报应。”宗教的这种因果理论,能很好地弱化自我否定的意识。就像在引导这个孩子的过程中,我也用了宗教的方法,就是前面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说你这次遭遇的巨大挫折是因为上天垂爱你、垂青你,是上天赋予你今后做大事的一次考验,所以要感恩挫折、感恩考验,说得孩子激动不已。这实际上是我有意识地把孩子往宗教思维上引,让孩子无理由、无条件、无依据地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从而让自我否定的意识在此消彼长中被弱化。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宗教思维的心理暗示力量,在那些宗教盛行的地方,像阿富汗、中东这些地方,大喊一声真主保佑、安拉保佑,有些人就会不怕死地扛着枪往前冲,甚至是充当人体炸弹往前冲。所以,在治疗心理障碍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人们内心对神秘力量还存有疑虑的这个特点,适当地把患者往宗教思维上引。我强调一点,适当地把心理障碍患者往宗教思维上引,不是说让大家带着患者去搞封建迷信活动,带着患者去拜神弄鬼。把心理障碍患者往宗教思维的思想方法上引,必须在我们共同的文化认知范围内,这样我们才会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天道酬勤”“苦尽甘来”“皇天不负有心人”“苦心人天不负”“天生我材必有用”“彩虹总在风雨后”“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有刚才讲的“天降大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认知。通过这种共同的文化认知能很好地引导患者无理由、无条件、无依据地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以,引导宗教思维的思想方法,就是治疗心理障碍的一副偏方。这副偏方对一些知识文化层次较低,对神秘力量疑虑较大的心理障碍患者,对患上心理障碍时间较长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 几点感受 这里再讲讲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抑郁症传染问题。有些心理咨询师在长期处理一些心理障碍或情绪障碍问题后,会莫名地感觉自己情绪不好,甚至感觉自己正面的“能量场”被心理障碍患者负面的“能量场”吸收了、破坏了。这时就会感觉心理障碍好像会传染人一样。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心理障碍的起源问题。别人来找你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但有些你解决不了,你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这时你就会自我否定。人一自我否定,情绪就会低落,就感觉自己是被别人传染了,或者感觉自己的能量场被他们吸收了、破坏了。另外,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对神秘力量多多少少都存有一点疑虑,当一些心理咨询师搞不清楚心理障碍的病理时,心里面就会出现许多未知,未知的东西往往会给人造成莫名的恐惧感,恐惧感又会造成压抑感。所以,作为心理工作者,千万不要那么封建迷信。同时,治疗心理障碍的责任主体是家庭,再厉害的心理医生,无论他把患者调整得再怎么好,只要其家庭有太多负面的东西,患者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我始终坚信一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在问题之外。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成熟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的内容很多,包括社会,包括家庭。家庭,是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所以,解决好心理障碍患者家庭成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促使其在解决心理障碍问题的原则、方法上达成共识,是解决心理障碍患者问题的前提。如果患者家庭成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无法对解决心理障碍问题的原则、办法等达成共识,他们就没有办法担负起治疗心理障碍问题的主体责任。这就像我们清洗臭袜子一样,如果你永远都是在同一盆水里清洗臭袜子,你的袜子永远清洗不干净。 同时,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很复杂的棘手问题,特别会遇到一些心理障碍已经导致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甚至会遇到一些已经演化成精神残疾的患者,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可以解决,但其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而要创造这些苛刻条件,我们往往又无能为力。所以,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我们无能为力的案例,这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自责,不要去自我否定,不要因为心理工作把自己整出心理障碍,那会传成一个经典笑话。 同志们,我们可以乘坐飞船去探索浩瀚的宇宙,我们也可以乘坐潜艇去探知深邃的海洋,但咫尺的距离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我们要探索人类的灵魂,非常复杂。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灵魂的学科,在所有学科中,心理学是存有疑问最多的学科,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挑战。所以,能够参与到这门学科中来,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可能我们有些同志是半路出家参与到心理学中来,关于如何学习研究心理学,我谈个人的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们一定要把神经学的基础内容搞清楚,不能说学了半天心理学,什么是神经元、什么是神经递质、什么是轴突、什么是树突,大脑神经的工作原理,等等,这些初中生物知识都搞不清楚的话,那就有点闹笑话。 第二,关于心理障碍的一些理论知识我们还是要去学习研究一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心理障碍的研究划分和我们中国的还是有很大区别,我建议大家多看看我们国家官方出版的一些书籍、资料或者文件。毕竟,任何心理障碍都有其地域文化特征。 第三,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去研究学习一下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提纲挈领的学科,对我们从事任何学科的研究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大家别以为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感觉深奥无比,没那么深奥,两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还不是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人家还不是写出了伟大的唯物辩证法著作《道德经》。 第四,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灵魂的内容,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这三观,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捋不清楚,对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还是很迷糊的话,我们就没有底气去帮心理障碍患者重建人生自信心,重塑自我价值。 最后强调一点,我的分享只是一家之言,当中肯定会有许多观点与大家的观点相左,大家肯定是不赞同的。对此,大家姑且听之、笑之。心理学,原本就是未定结论最多,争议最多的学科。我们大家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来的,我们都在努力探索的路上,走错路、走岔路也是再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