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锤炼胸襟的办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5-11-25 12:51来源: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 管理实践中,下属对管理者的最大呼声莫过“开阔胸襟”,也就是希望管理者以开阔的胸襟对待其下。但,胸襟是想开阔即可开阔乎?能像水龙头一拧就开乎?其实,不仅管理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欲彻底做到心胸开阔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原因有二,其一:任何事情都有是非之别,一人若能容忍任何事,此乃是非不分;其二,在涉及个人根本利益问题上,一人若能不计较任何事,此即心底懦弱。因此,在是非问题上和根本利益上,千万别谈胸襟开阔与否的问题,开阔就错了。古圣人老子、孔子在此问题上已早作明确表态,如在要不要“以德抱怨”的问题上,老子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孔子则直接倡导“以直抱怨”,也就是在是非问题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在任何问题上都无须开阔胸襟。管理实践中,面对下属的种种错误或者失误,特别是面对下属的工作懈怠问题,许多管理者在“开阔胸襟”问题上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这是对下属存在问题根源的一种误判。现实中,管理者一旦把下属存在问题的根源归结到下属身上,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做到心胸开阔,有的纵然表面包容,但心里依旧十分不爽。故而,面对下属的种种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比如,下属工作懈怠,就须考虑一下是不是激励制度不科学造成的,若能够通过改变激励制度解决下属工作懈怠问题,那问题的根源就不在人身上,而是在管理制度上,此时管理者自然就会心胸开阔。所以,管理者锤炼胸襟的办法,不是把下属身上的问题看淡,而是把问题的原因找准。如果总是把下属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下属身上,无论谁是管理者,终将只能在怨天尤人中自我折磨。
文章分类:
东堂随笔
|